如火7月,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又来交“成绩单”啦——据成都轨道集团介绍,截至目前,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(含8号线二期、10号线三期、17号线二期、18号线三期、19号线二期、27号线一期、13号线一期和30号线一期工程)封顶车站突破99座,三条市域(郊)铁路(成资线、成眉线、成德线)中7座车站封顶;18号线三期已完成成都轨道交通四线换乘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封顶,19号线二期已移交进入运营筹备阶段。
作为成都首座四线换乘车站,骡马市站由新建的18号线三期、10号线车站和已开通运营的1号线、4号线车站组成,配置为六层,车站深度创下纪录。“骡马市站深度达45.5米,堪比地下15层楼。该站不仅是目前成都在建轨道交通项目的深车站,在有效地铁建设中也十分罕见。”成都轨道建设公司项目管理一中心副主任罗杰介绍道。
7月15日,18号线三期骡马市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。“封顶之后,工作重心向盾构施工转移。目前现场主要有两个施工内容,一个是盾构机盾体的组装,**个就是地面上70吨龙门吊的安装。”中铁十八局18号线三期土建一工区项目经理黄广锴表示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工人师傅有的在焊接着盾构机刀盘上的零部件,有的在忙着龙门吊的安装,有的在为各种构件的下井做准备……
据介绍,接下来,该站将陆续进行四台盾构机的下井和始发,分别向南北全速掘进。首台盾构始发预计在8月下旬。
成资线铺轨综合形象进度已完成超6成
车站里,工人师傅正在进行空调、照明等机电设备的安装;隧道里,一条条钢轨被精准吊装到位……
全长约38.7公里的市域(郊)铁路成资线,是四川省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,连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、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资阳市的轨道交通快线。建成后,将扩大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辐射范围,有力支撑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和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建设,积极促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。该线路预计2024年建成。
据记者了解,截至目前,成资线全线7座车站封顶并已移交机电进场;盾构累计掘进17788米,已实现全线洞通;地下站附属共24处,已完成20处。在轨道部分,铺轨综合形象进度完成67.2%,正线预制板基底累计76.45%;机电安装及装修开机完成52%。
在市域(郊)铁路成眉线,红莲站、音乐广场站已完成打围,兴隆湖西站、眉山东站已进入围护结构施工,秦皇寺站正进行基坑开挖;市域(郊)铁路成德线的韦家碾站、斑竹园站、四川建院站等9个点位已实现一期打围。
成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“绿色模式”
在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华西坝站施工现场,围挡周边的喷淋拥有开启,焊烟收集器持续运转……成都轨道交通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“绿色建设”繁忙景象。
“按照部署,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将绿色低碳管理贯彻到施工管理全过程。”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针对土建阶段项目,所有建设工点开启“绿色建设”模式,减少碳排放,全力推行湿法作业,对产生噪声的建设设备增设隔离罩、安装消声器,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控要求;针对机电装修项目,不断完善和优化包括通风、给排水、供电等十余项系统,做到绿色施工、环保施工、节能施工;依据不同的车站布局、照度需求,个性化定制照明节能模式,对照明系统实现合理调配,达到环保节能目的。
此外,采用“分段分期、动态打围、及时退围”方式,推动建设完工的项目**时间完成退围及市政道路、园林绿化恢复,确保周边交通顺畅、环境整洁;针对围挡喷淋过高,水雾对行人通行造成不便的问题,在规定范围内及时调整喷淋位置,减小喷淋压力,让市民“上班的路”“回家的路”更加舒心美好;开设轨道建设热线(028-61639000),增设“听音百姓 共创文明”市民意见反馈渠道,及时解决市民群众需要,用实际行动推动营城惠民工作。